「在以色列,疫苗接種率已經超過 60%。對他們來說,疫情幾乎是過去式了。」老闆今天在晨會上語重心長的說:「如果可以,我希望在美國也是這樣子,至少,在我們公司裡是這樣子。」
我跟太太在昨天接種了第二劑的疫苗,一開始由於聽到身邊朋友的副作用 (疲倦、發燒、頭痛) 不免有點擔心。不過接種完成 30 小時後的現在,除了稍微有點肌肉痠痛外,並沒有任何異常。非常幸運的,我們倆早上都還能出門跑步。
根據美國疾管局指示,在第二劑接種完成後,需要等待 14 天讓身體產生免疫反應,才能獲得完全的保護力。 之後你就可以放心與同樣接種完成的人聚餐 - 天知道上一次我們這麼做,已經超過一年。
接種疫苗並不代表不會被感染,現在政府核准的疫苗(包含美國正在施打的 Pfizer, Moderna, Johnson & Johnson, 以及歐洲的 AstraZeneca...等)可以提供 70% - 90%、為期 6~12 個月的保護力。
但更重要的是,疫苗可以大幅減少重症的機率。也就是說,接種後就算你還是不幸染疫,恢復的時間可以減短,對身體也不會有長期的傷害。
—
過去這一年半,我失去了兩位朋友、一位家人(是我的奶奶)。
兩位朋友,在 2019 年冬天的最後一場馬拉松後,就再也沒有機會見面。奶奶則是前後病了很久,病情好的時候可以正常聊天說話,但也很常進出醫院,我每次回台灣都會留下幾天看她,她在去年夏天離開。
她們沒有人真的是因為 COVID 而走的,但我卻因為旅遊禁令,沒辦法在最後回去道別。
我明白有些事情失去了就失去了,而我唯一盼望的,就是能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。
不是什麼不切實際的想像,就是一些單純的小事,像是回台灣可以不用隔離、室內聚會可以不戴口罩、跑了一個很棒的訓練後可以彼此擊掌,而當我想見到你們的時候,就可以來到你們的面前,給你們一個擁抱。
就只是這樣而已。